找到相关内容456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天台佛学评议

    推进天台佛教义理的发展。  湛然的“无情有性”说,发展了道生的“一阐提皆得成佛”思想,进一步扩大了成佛范围,对佛教的发展影响深远。一方面,它补救了佛性不具普遍性,统辖范围有限的缺点,试图把整个世界纳入...

    潘桂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5042384.html
  • 神会早期史事及其在六祖门下的地位

    ,为神会的开口说破寻找补救,二是改变了六祖杖责神会的用意,将诱之自暴亦痛亦不痛生灭二见之过改为令之得真正受三昧。细思其义,其云六祖对神会亦痛亦不痛、身受心不受进行了充分肯定,如此割裂身心之说同乎慧忠...

    徐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2342572.html
  • 真快乐

    各种善业来加以补救,便不难易短命而为长寿了。譬如患病的人,病原已经诊明了,只要对症服药,自能霍然而愈啊。但讲到修善,必需尽心竭力去做。总要做到今生的善业,远胜宿世的恶业,才能有实效可得。假定公子的宿世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4242787.html
  • 倓虚大师自述:影尘回忆录(下册)E

    对社会人心究有如何的补救,发生怎样的影响,这是难以估计的。但愿大师的言行思想,能如旭日东升,让人们在黑暗中看到一线曙光;亦如晨钟报晓,把人们在迷梦中觉醒。  最后敬向远寄北国的虚云老和尚为本书亲笔题字...

    倓虚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20242810.html
  • 虚云和尚的禅法思想——读《参禅要旨》

    夏大雨连绵,水旱秧谷毁损殆半,山下多成泽国。在此艰困之下,益谋补救之方。云如一旦离山,大众势必涣散失所。”(2)   在这里,我想引用《参禅要旨》里面最后的几句话来形容虚云和尚的精神境界...

    刘元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2643201.html
  • 论王安石与佛教

    所谓贤于彼,而可与言者邪?[3]  认为古代圣人之道已经分裂,这样一种观念可以追溯到《庄子》的《天下》篇,但王安石认为,相对于儒家学者拼命补救圣人之道的做法,中国的老、庄和西域的佛教追求的是“无思无为,...

    方笑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1143446.html
  • 朱文光:汉语佛学研究的方法论转向(一)

    常惺的〈研究佛经之方法及将来潮流之应付〉,系为匡正“欧化偏枯,汉学残缺”之弊,遂从整理旧籍、培育人才两方面思考补救之道,其辞雅驯,义尤纯熟。至于谈玄的〈佛教历史研究法〉,系专论佛教历史研究之门类而兼及...前者主要是对于历史知识之不可穷尽性所提出的一种权宜性的补救措施,期待透过互助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佛教史的拼图工作。后者是指通过某种看似客观的文献学手段,藉以提高历史知识的优位性,从而达成学术以外之目的。...

    朱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1443507.html
  • 佛法的因果论

    定命论者说法,是有著很大不同的。定命论者,认为现宝生命的一切,都是过去决定安排好了的,无论是好或坏是苦或乐,我们只有这样生存下去,现在决没有什麽力量,可以改变或补救。这种定命论的观念,不但支配中国人的...

    演培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54143721.html
  • 新世纪的台湾新禅学刍议──“人间佛教禅法”理论与当代实践

    诸禅者,因属在禅堂中一意专心于禅观力的锻练,故其功能仅为间接利他;补救之道,就是在平时专注投入事业,以为直接利他之菩萨行。尽管如此,此二者的比重、频率,须不可偏废,才能真正收效。   二、静坐中所得的定...

    释性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0644120.html
  • 王雷泉编: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2)

    可唯;是则仍成法执,同于所破也。于此不可不特举现观一义以补救之。现观之义、同于证量。诸法相用历然差别,由用显体,由能带所,现前现成,无用安排;此唯现观能亲得之。若谈唯识犹不免执,毋宁即说佛教使人现观之...

    王雷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3944210.html